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认识葫芦丝
1.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现状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关于葫芦丝吉祥发源地和有关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被广泛认为是在葫芦丝之乡-----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而且早在先秦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葫芦丝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江畔,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所感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梁河县勐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了世代相传。

  葫芦丝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自然普及,衰落,改良升华三个阶段。文革前,葫芦丝的主要功能为傣族男青年传递爱情的媒介,不能登大雅之堂,文革后,经过专业制作人士改良,精心研制,渐渐成为了专业的音乐乐器。80年代后,葫芦丝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龚全国、龚家铭、哏德全、李仲培、冯绍兴、杜德光、龚廷政等一批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被葫芦丝大师哏德全传播大江南北,收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好评。

  近年来,众多大师及广大音乐爱好者不懈努力,将外观古朴,携带方便,演奏音乐轻飘柔的葫芦丝带出云南,走出中国,流行于全世界。

葫芦丝推荐
  • 聆客C2科技竹葫芦丝

    13811876人付款 

  • ...

    聆客i3经典紫竹

    1781121人付款 

  • ...

    聆客i5原生态葫芦丝

    2997873人付款 

  • ...

    聆客i6红木馆葫芦丝

    1995435人付款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 - 2025 深圳小而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77975号 版权所有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越狱网络